海外銀行開戶和離岸稅號,持第二國護照到國外開戶要怎麼避免CRS跟金融帳戶信息交換
今年在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國際學名Coronavirus)疫情爆發後,越來越多人關注到離岸資產配置的消息,怎麼把國內的資產變現之後轉到海外的銀行帳戶,更多人聯想到CRS與金融帳戶信息自動交換的規定,到底怎樣做才安全?銀行是用身份證和護照來判斷?住址呢?什麼又是稅號(Tax Indentification Number)?
前言
之前我發的文章:實戰用二國護照保護海外資產,首次把多米尼克國護照與合法避稅的原理公開,很多人了之後也想自己實作,但多數人還是認為買一本多米尼克、聖基茨、或瓦努阿圖護照(或是目前仍然開放的投資入籍公民項目,比如黑山、摩爾多瓦、塞普路斯、安提瓜、格林納達、土耳其、聖盧西亞、馬耳它護照,這裡閱讀相關比較),帶著第二國護照直接去銀行開戶就沒什麼問題,我後來又寫了一篇更進階的文章:把資產轉移到海外,你做對了嗎?怎樣規劃?我發現大家不明白到底稅號是什麼東西?究竟直接拿護照去開戶會有什麼問題?
只拿第二國護照開帳戶會遇到什麼問題
- 只有護照不能證明你是該國的稅務居民
- 你沒有提供該國的合法住址
- 你沒有提供該國的稅號
- 銀行會調查你的資金來源
- 就算開戶成功(可能因為你提供了在國內的住址跟身份證),這樣就表示銀行帳戶的信息會被自動交換回國
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向全世界的金融機構公開了兩份指南,(1)如何判定中國人的交稅義務、(2)如何找出中國人的稅務識別號
稅號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 TIN
稅務居民的義務
交稅,交稅,交稅,一但你落入中國稅務居民的身份之後,你就成為中國全球徵稅的目標,意旨你的銀行帳戶就算使用其它國籍開戶都沒用,對於想把資產轉移到海外的人,你將自己曝露在三個風險:
- 你正在告訴政府你持有雙國籍
- 你能否提交資金合法出境的記錄
- 你是否有信心證明資金都已經完稅,並且合法獲得
中國稅務居民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滿183天的個人,為稅務居民個人。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OECD成員國家有金融帳戶的中國稅務居民,帳戶信息會自動交換回中國稅務局。中國人的稅號就是身份證上的號碼。
香港稅務居民
經常居住在香港,或者一個納稅年度內在香港居住滿180天、或連續兩個納稅年度內在香港居住滿300天的個人,為稅務居民個人。香港居民來自境內的收入需要交稅。
在OECD成員國家有金融帳戶的香港稅務居民,帳戶信息會自動交換回香港稅務局。香港居民的稅號就是香港身份證上的號碼。
台灣稅務居民
國民持有台灣戶籍每年至少登陸一次,或者一個納稅年度居住滿183天為稅務居民個人,台灣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台灣非CRS成員國,目前僅和日本簽署金融帳戶自動交換協議。
日本稅務居民
在日本有住所,或者住滿一年以上為稅務居民個人,日本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OECD成員國家有金融帳戶的日本稅務居民,帳戶信息會自動交換回日本稅務廳。日本人的稅號就是12位的數字。
雙重國籍
交稅義務
全球徵稅的國家對其公民以及稅務居民徵收世界上任何地方賺取的收入的稅款。在同時有兩個國籍的稅號情況下,即使你是居住在國外的雙重國籍公民,可能同時欠兩個國家的稅款,但是如果兩個國家/地區之間簽訂了所得稅條約,這些條約減少或消除了其中一地的納稅義務。例如,美國和新西蘭之間的條約優先於每個國家的所得稅法,以避免雙重徵稅。即使這樣,根據CRS的協議可能讓你的銀行帳戶透明在這兩個國家,雙重國籍的公民也可能需要提交納稅申報表,由於稅法很複雜,而且每年都會變化,因此不小心落入逃漏稅可能帶來金額不小的罰款。
全世界正在嚴格落實稅務居民
交稅是公民應該盡職的義務,中國在2019年1月1日正式成為全球徵稅的國家,在CRS公開的文件中,中國公民的稅號跟其它西方國家是完成不同的系統,金融機構可以直接登記身份證號碼作為稅號,完成自動帳戶信息交換的匹配,2020在年全球充斥在疫情(Coronavirus、新型肺炎、或稱武漢肺炎)帶來的產業衝擊、經濟暫時性衰退,中美在貿易戰長期的談判還是折損了兩國的經濟,不難預料政府會需要更大的財政收入來平穩國家的發展,在疫情平穩後,加強離岸銀行帳戶的調查可能就是下一個重要的任務。
辦個身份很貴,少了稅號代價更高
我們提供協助
富人的選擇
延伸閱讀
比較
Bih比哥頻道
點此直接預約VIP諮詢多米尼克公民入籍計劃
- 多米尼克公民入籍計劃成立於西元199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入籍計劃之一。
- 護照移民不需要申請人參加面試
- 可以快速處理移民:時間其約為2-3個月
- 對於單身申請人來說,這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計劃
- 身份可以永久傳給直系的新生下一代
- 諮詢點此預約